看《李卫当官》有感
分类: 观后感
作文词典
编辑 : 大宝
发布 : 11-08
阅读 :304
30集电视连续剧《李卫当官》我一集不落地看完了。李卫是非分明、嫉恶如仇、勇斗贪官、为国为民、尽职尽责的所作所为令人敬佩。 李卫虽斗大的字不识几个,却凭着“天不怕,地不怕”的胆略,为百姓出生入死,与邪恶势力死拼硬斗。他从一开始稀里糊涂地扮“假钦差”到后来面对着朝廷中的大官,特别是大贪官,都毫无惧色,敢斗、敢拼,哪怕是自己被“咔嚓”了,也在所不惜。就是凭这股“邪乎劲儿”,李卫冲破重重障碍,把徐祖英贪污的三百万白银弄了个水落石出,帮了四爷和十三爷私访办案的大忙,使四爷、十三爷都赞叹他“还真是块儿料”;也就是凭着这股“邪乎劲儿”,他打入盐帮内部明察暗访,为朝廷收回十成盐税;就凭着这股“邪乎劲儿”,李卫从当初的一个“小混混儿”变成了一个“扬州知府”。 电视剧中徐祖英的一句话使人深思:“当一个贪官很容易,要当好一个清官却比登天还难”。李卫正是这样的清官。他出任扬州知府时,盐行会长给他送了一个金子铸的“太上老君”,李卫不但没有接受,反而当场拍卖了,把钱分给了在场的老百姓。 由此,我联想到今天的社会现实,很多干部甘当人民公仆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,像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不也是如李卫一样的清官楷模吗?但个别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,走上了腐败的道路,如胡长清、成克杰,他们不都和剧中的徐祖英等贪官一样吗?从年轻时的才华出众沦落到了阶下囚,临死之前才醒悟过来:“来生一定要做个平民百姓,守上几亩薄田,好好度日。” 厦门特大走私案的主犯赖昌星为了走私,对海关、公安、市委等机关的一些领导行贿,可以说是用尽手段,使这些人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,“全心全意地为走私活动服务”,从而沦落为“贪官”。这让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:要是李卫就是厦门海关官员,结果会怎样? 我们的时代需要李卫这样的干部,这也正是我爱看《李卫当官》的真正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