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作文词典网 , 一个优秀的作文鉴赏学习网站!
天为什么会下雨
夏天到了,天气很炎热,太阳像一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天上。猫咪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晒太阳,脸上抹上了防晒油,望着天空发呆。
忽然,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,猫咪觉得很奇怪,刚才还是好好的晴天为什么会下雨呢?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它的脑海里。它仔细地想呀想,认为是太阳和云彩打架了,它们哭了,雨水就是它们的泪水。
第二天,猫咪肚子饿了,它上街买鱼吃,它正要过街,忽然看见一只小狗紧跟着主人,目不转睛地盯着主人手里提着的大骨头直流口水,小猫似乎明白了什么,长输一口气:“哦!口水像雨点一样。”
猫咪买了几条鲜鱼回到家正准备吃,就在这时,天上又下起了雨,小猫见了,又开始想:“天为什么会下雨呢?”最后,它肯定地说:“一定是太阳和云看见我吃这么好吃的鱼,所以馋得直流口水,雨就是它们的口水吧!”
四川南充市大北街小学二年级:罗御丰
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 (字数:300)
上语文课的时候,王老师给我们做了一次科学实验。名字叫鸡蛋真的可以在盐水中浮起来吗?我觉得不大可能的。于是王老师找来一个能放进鸡蛋的杯子,盛满水,把准备好的鸡蛋放进去,只见鸡蛋慢慢的沉下去了。这时老师给我们讲:“这是因为鸡蛋比水重,所以才会沉下去的”我们似懂非懂的明白了。然后老师拿来一袋子食盐往杯子里倒了一些。鸡蛋慢慢的上升了一点。老师接着又到了一些。哇!只见奇迹出现了!鸡蛋浮上来了!漂到了水面上!同学们顿时掌声一片……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盐比鸡蛋的比重大所以鸡蛋浮上来了。 通过这次试验,我们明白了为什么鸡蛋能浮起来了。身边的科学实验真有趣!
老鼠为什么排在首位?之“新”的来历 (字数:400)
现在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原因,可能大家会说已经有很多原因了,可是现在还有一个原因,大家可能大多数没有听过是这样的:
传说仓吉造字的时候,哪么多的字人们分不清楚,皇帝知道了就想出来了一个办法,一年就是一个动物,12年为一轮,第二天说:“谁先来谁就是第一个,第二个来就是为第二,到第12个截止”。
老牛听到了以后半夜就起来了跑着去了宫殿,他是第一个,然后就是虎。兔。龙。蛇。马。羊。猴。鸡。狗。猪。最后一个是猫,排好了后玉帝很高兴说:“把喜烛拿来”(喜烛:玉帝的战略品,那个人没安好心,蜡烛点燃的时候里面有炸面儿,一烧就会爆炸,所有人都会没命)。
老鼠跑到了仓库里,看到了那对喜烛上去抱住就啃,啃着啃着,吃到了火药,不好吃了,就睡着了。
皇帝的仆人去拿蜡烛的时候发现有火药就问皇帝该怎么办,皇帝一看有老鼠印子,心想老鼠就了我的命,我要把他排到首,老鼠是首,那猫就自然就顶下去了,老鼠就成了首位,猫和老鼠从此就成了天敌!
四完小五年级:杜明晔
1+1为什么等于2 (字数:2000)
不是一般的人能答出来的!
科学家到现在才说出来,很复杂的!
1+1为什么等于2?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奇妙无比。在现代的精密科学中,特别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,广泛地运用着公理法。什么叫公理法呢?从某一科学的许多原理中,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,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下定义,而这一学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下定义;对这些基本命题(也叫公理)也不给予论证,而这一学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题却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中推出。这样构成的理论体系就叫公理体系,构成这种公理体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。1+1=2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,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。又因为1+1=2是一切数学定理的基础,所以它也是无法用数学的方法证明的。至于“1+1为什么等于2?”作为一个问题,没要求大家必须用数学的方法证明,其实只要说明为什么1+1=2就可以了,可以说这是定义,也可以说这是公理。不过用反证法还是可以证明的:假设1+1不等于2,则数学就是一锅粥,凡是用到数学的地方都是一锅粥,人类社会就乱了套了,所以1+1必须等于2。1+1=2看似简单,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非同寻常的意义。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滚雪球的过程:第一步,小孩先要用双手捧一捧雪,这一捧雪就相当于人类对世界的感性认识。第二步,小孩把手里的雪捏紧,成为一个小雪球,这个小雪球就相当于人类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,形成了概念。于是就有了1。第三步,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,发现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,这就相当于人类的理性认识。雪可以粘雪,相当于1+1=2。第四步,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滚一下,发现雪球粘雪后越来越大,这就相当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,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。相当于2+1=3。1,2,3可以排成一个最简单的数列,但是可以演绎至无穷。有了1只是有了概念,有了1+1=2才有了数学,有了2+1=3才开始了数学的无穷变化。物理学与1+1=2的关系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,有已知到未知的过程。在数学当中已知1、2、3,则可以至于无穷,什么是物理学当中的1、2、3呢?我认为:质量、长度、时间等基本物理概念相当于1,它们是组成物理学宏伟大厦的砖和瓦;牛顿运动定律相当于2,它使我们有了真正的物理学和科学的物理分析方法;力学的相对性原理相当于3,使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广泛应用。在经典物理学中一切都是确定无疑的,有了已知条件,我们就可以推出未知。等到相对论的出现,一切都变了。现在相对论已经深入人心,即便是那些反对相对论的人,也基本上是认可相对论的结论的,什么时间可变、长度可变、质量可变、时空弯曲……经典物理学认为光速对于不同的观测者是不同的(虽然牛顿是个唯心主义者)。相对论则认为光速对于不同的观测者是不变的(虽然我们是唯物主义者)。我们丢掉了经典物理学所有不变的东西,换来的是相对论唯一不变的东西----光速。我觉得就象是用许多西瓜换来了一个芝麻一样,而且这个芝麻是很抽象的,它在真空中,速度最快,让你根本捉不到、摸不到。我认为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真理,是完美的,是不容置疑的。质疑牛顿运动定律的人开口闭口说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,也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的物体,却忘了上学时用的物理教材,开头都有绪论,绪论中都说:一切物质都在永恒不息地运动着,自然界一切现象就是物质运动的表现。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、物质的固有属性……还提到:抽象方法是根据问题的内容和性质,抓住主要因素,撇开次要的、局部的和偶然的因素,建立一个与实际情况差距不大的理想模型来研究。例如,“质点”和“刚体”都是物体的理想模型。把物体看作质点时,质量和点是主要因素,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时可以忽略不计的次要因素。把物体看作刚体——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物体时,物体的形状、大小和质量分布时主要因素,物体的变形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次要因素。在物理学研究中,这种理想模型是十分必要的。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时,就是从质点运动的规律入手,再研究刚体运动的规律而逐步深入的。有人在故意混淆视听,有人在人云亦云,但听的人自己要想一想,牛顿用抽象的方法来分析问题,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抓主要矛盾的指导思想的,否定了牛顿运动定律,我们拿什么来分析相对静止状态、匀速直线运动、自由落体运动……?看来相对论不但搞乱了我们的基本概念,还搞乱了我们的分析方法,这才是最危险的,长此以往,物理学将不再是物理学,而是一锅粥,一锅发霉的粥!我认为物理学发展的正确思路是先要从质量、长度、时间、能量、速度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上着手,在物理学界开展一场正名运动,然后讨论牛顿运动定律是否错了,错的话错在哪里,最后相对论的对错也就不言自明了,也容易接受了。
山东烟台芝罘区潇翔小学三年级:方嘉俊
快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