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 作文词典网 , 一个优秀的作文鉴赏学习网站!

加入收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初中作文 > 初一

初一作文

读懂父爱

分类: 初一 作文词典 编辑 : 大宝 发布 : 06-21

阅读 :469

读懂父爱

如果把母爱比作是一枝盛开的百合,在每个角落中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,那么父爱就是一株茉莉,它在某个角落中默默的吐着它那清新的芬芳!向来只赞颂母爱的伟大,可又有谁知道父爱的含蓄!父爱这字眼多么平凡,但这种爱是多么的不平凡。一株茉莉也许没有让人沁脾的芳香,但它永远会让你感到清新,感到幽雅,父爱就是这样,犹如茉莉一样静静的开放。

看到这样一个故事:有一对父子去商场挑选台灯,男孩选到了一个蓝色的台灯,价值是98元,这在我们的眼里是轻而易举的事情,但在男孩的眼里却成了一件极其为难的事情,因为他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,生活很拮据,为了让孩子能在城里上学,在城里租了间很小的房子,自己做劳工,供孩子上学。男孩恋恋不舍的把目光移到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台灯,对父亲讲就买这个吧!父亲却微笑着对男孩说:“还是买你自己喜欢的吧!”因为父亲早已看到男孩的眼神了。于是喜滋滋的把钱付了,买下这个蓝色的台灯,男孩小心翼翼的抱着台灯眼里含着泪花走出了商场。故事读到这里,我的眼泪却不停地留下来。这多么像我生日的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啊!

我和爸爸去礼品店挑选生日礼物,同样的我也是选到了一件比较贵的礼物,知道价格后,就放弃了,却选了一件便宜的,但爸爸却把这两件礼物都为我买下了,此时的我心里酸酸的,因为我已经拥有了很多类似的玩具了,这么多年来爸爸就是这样满足我心愿的,因为从前很幼稚,想法很单纯。但今年我13岁了,长大了,想法丰富了。其实我的家庭很特殊,为了生活,在我三岁那年,爸爸去了海南,每年与爸爸在一起的时间不足60天,有时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游玩,心里说不出的滋味。其实爸爸在外地是非常辛苦的,省吃俭用填补家用。从前我不理解爸爸,为什么要远离我和妈妈,现在我明白了,爸爸要努力赚钱,要不断地满足我的虚荣心,别人有的,爸爸从不会让我缺少。这么多年来,爸爸穿的还是那几件衣服。想到这里,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留下来。我彻底改变了我从前的看法,爸爸是一位好爸爸,只是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短,不够了解他。爸爸是最不爱照相了,在我生日这天爸爸陪我照了相。我真的很满足了。爸爸我要大声说:爸爸,是不懂事的女儿错怪你了,你是最伟大的爸爸,爸爸我爱你!

父爱无处不在,爸爸只是不知怎样表达对我的爱。

高尔基说:“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着,读懂了它,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!”父亲这本书,写满了人生的哲学,刻画着人生的奋斗和努力。拼搏与勇气。

哦,父爱,我读懂你了!

【老师点评】:

表达欠文采


父爱 (字数:650)

我生活在贫困的农村。我家很穷,家里有我和弟弟两个孩子,在我的印象中,父亲总是对我很冷淡,对弟弟很热情,只因为我是女孩子。似乎,弟弟就是他的天下。

终于,我考取了离我家几公里的一个初中,终于可以离开父亲爱理不理的面孔,离开这个没有平等,没有温暖的家。

离开家去学校的那一天,母亲帮我收拾好衣服,和父亲一同送我到车站,父亲帮我收好衣服,和父亲一同送我到车站,父亲往我手里塞了一点皱巴巴的钱,冷淡地说:“节约点用钱,没事别一天到晚往家跑,要好几角钱呢。”我也冷漠地“嗯”了一声,没有留念,转头走上了公共汽车。

每到周末,学校里便冷清了下来,我的好朋友都一个个离开了学校,回到了她们温暖的家。我一个人好孤单,我也曾经想到过家,想到过父母,想到过弟弟,但一想起父亲临走时那冰冷的话语,心里便硬了下来,哼,我就是不回去!

一转眼半个学期都过去了,我也真有骨气,没有回去过一次。直到天气由暧转凉,我才想到要回去取一些保暖的衣服。

到了星期六,我找同学借了辆自行车,一步一步地向家蹬去。

突然,天空中电闪雷鸣,倾盆大雨直泻下来,无情地落到我的身上,雨水淋湿了我的头发,衣服、鞋子全都湿了,我全身冰凉了,可我还是一步步地向家蹬。

回到家,已是晚上,可家里只有弟弟一个人在。他告诉我,爸爸妈妈在田里耕田,到现在也还没有回来。然后,他给我倒了一杯热茶,问我:“姐,你怎么老不回来,爸爸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总要到村口等你,等到深夜,我们全家都很想你,尤其是爸爸,爸爸还说,要是你下个星期还不回来,他说到学校给你送些衣服和钱去…”

我猛地一震,像触了电一样从板凳上站起来,什么?父亲,他…?我想了没多想,向村口冲去,刚刚难道是自已太匆忙,没看清父亲?汗水、雨水一齐流向我的脸…

有人说,母爱如山,母爱如海。而我却说,父爱是大海,我们做子女的只是一艘轮船,永远驶不出港湾:;父爱是天空,我们只是一只小鸟,永远飞不出那辽阔的天空。


父爱的长河 (字数:450)

即使你是一只矫健的雄鹰,也永远飞不出父爱的长空,即使你是一艘扬帆行驶的快船,也永远驶不出父爱的长河!在人生的路途上,不管我们已走多过多远,还要走多远,我们都要经过父亲精心营造的那座桥。

  ——题记

小时候,父亲的爱是慈祥的。当我犯错时,当我不小心干了傻事时,父亲总是用他那粗而笨重的手,抚摸着我的头,慈祥的说:“下次可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,否则是会吃苦头的。”于是,我便撒娇地扑入爸爸的怀里,在爸爸那布满胡茬的脸上亲一口。我记得每当有星星的时候,父亲便牵着我的手,到楼顶上去数星星。我依偎在父亲的怀里,数着天上的星星,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……

长大后,父亲的爱是深沉而又严格的。当我考试考差时,父亲就会批评我。把所有的大道理都搬出来,我只得站在一旁,等父亲说完了,才胆怯地说:“爸爸,对不起。”父亲听了,便不再说什么,只是轻轻的挥挥手,示意让我进屋去,我便拿起试卷,信心十足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起来。

我理解父亲对我严厉的爱,父亲是想让我能更好地走上社会,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。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不同,小时候慈祥,长大了严厉,但出发点都是爱,我不知道以后父亲爱我的方式还会不会变,但我相信父爱一定会陪伴我走过人生中的风风雨雨,跨过人生路上的坎坎坷坷……

父爱是什么?父爱是那滔滔不绝的汉江河,永无止期。


父爱的质量 (字数:1100)

朋友,当我们还如柔弱稚嫩的小鸟时,当我们听到孩子们在唱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时,当我们被生活欺骗时,是母亲用爱的羽翼筑起一个温暖安全的小巢,是母亲用频频的吻融化了我们心中的冰块,是母亲那苦口婆心的劝导安慰使我们笑容重绽。而我们的父亲呢,则用肩膀把这小巢托举到向阳的山坡一棵粗壮的树上。虽然常受父亲的训斥或抽打,但在生命的旅途中,除了慈母的温情,我们还享受着另一种深沉有力的爱,领受着一种深深的注视、严厉的教诲、危难关头顶天立地的庇佑。我们骄傲有这样的父亲——凝聚着智慧、力量和尊严的父亲。如果说是母亲的爱塑造了我们善良的心,那么父亲的爱则熔铸了我们起立的腰杆。父亲的形象,在每一个人或每一个民族中,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。父亲那粗大的手,那刻满年轮的皱纹,那饱经沧桑坎坷不平的人生,是一部多么厚重的书啊,认真读它,会有许多令人心动的感受。

近日,我读到了美国作家马克·汉林写的《地震中的父与子》。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: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,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,使30万人受到伤害,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,便冲向他7岁的独生子阿曼达上学的学校。他眼前,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三层教学楼,已变成一片废墟。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,大喊:“阿曼达,我的儿子!”跪在地上哭了一阵后,他猛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:“无论发生什么,我总会跟你在一起!”他坚定地站起身走向那片废墟。

许多家长哭过以后,都绝望地离开。只有阿曼达的父亲在拼命地挖,在拼命地喊,并叫旁人帮忙,可旁人都阻止他挖,说有危险,都摇头叹息地走开。他一口气挖了8小时、24小时、36小时,没人再来阻挡他。他满脸灰尘、双眼布满血丝,浑身上下破烂不堪,到处是血迹。到第38小时,他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:“爸爸,是你吗?”“阿曼达,我的儿子!”“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,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,也就能救出大家。因为你说过:无论发生什么,你总会和我在一起!”结果14个孩子全被救出来。

这位父亲坚信他的爱是永恒的,爱的力量是巨大的,这是生命的伟力在召唤另一个生命的回应。这个7岁的孩子,竟然面对巨大的灾难不害怕,而坚信爸爸会来救他,可见父亲给孩子的爱有了生命的注解,已带上了生命的密码。这是生命的赞歌,这是爱的传奇这更是父亲对生命的最神圣的注解。

我一直以来总是埋怨父亲“太凶太狠”,总认为父亲“不近人情”。我从7岁开始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干些杂活。每天放学后,我都要上山拔兔草、割猪料、牧羊放牛、打柴,每天早晨天刚亮就得赶鸭子到二里多远的田垄,并把早饭送到山上给父亲吃,还要割些牛草,以便父亲休息时让牛吃饱再犁田。回家后再去读书,但往往迟到被老师批评,后来父母对老师讲明原因,我才成为全校唯一一个迟到不受批评的人。11岁以后,我暑假期间,早出晚归。父亲竟让我与乡亲们到三十里以外的岩门四方坑一带砍柴枝。把柴枝担回家晒干,以便把柴枝卖了缴下学期读书的学费。每次出门前父亲总是吩咐:“要小心一些,少挑一点,路要走好!”慢慢地,我也学会了上大山砍柴、捆柴、冲挑的技术,并学会了上大山时讲的一些讳语。如“砍够了没有”说成“有未”,“肉”说成“硬粒”,“酒”说成“三点”,“回家”说成“走啊”等。父亲说讲讳语是图吉利,能平安无事地回家。没有去砍过柴的人是无法体会其中的甘苦的。14岁那年,我考上了文成中学首届高中重点班,全村人都为我高兴,唯独父亲闷闷不乐。我们全家八口人,全靠父亲一人上山干农活维持一家人的生活。温饱成问题,经济又拮据,但父亲还是横下心来让我去读书,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孩子,路要自己走,不要和别人比吃穿,要比学习,要听老师的话,要团结同学,我们家穷,有什么办法呢?”家乡富岙到文中要走三十多里山路,每个星期回家一趟挑粮带菜,对一个14岁的弱小的我来说,这是够呛的。别人带的是白米、肉等,而我一周只能带半斤白米,几斤番薯丝。父亲农闲时,也偶尔挑过几次粮食给我。有时刮风下雨,天阴沉沉的,路上行人稀少,独自一人上路,心里很害怕。我真羡慕别的同学有钱乘车来读书,我也羡慕别的同学可以在学校买菜,有钱买补品,有钱买课外书。在我读书期间,父母没给我用过一分零用钱,没给我买过一次补品,甚至连我梦寐以求的一套数理化丛书也没得到。当夜深人静时,我常想起自己的家境,因营养不良病弱的身体,不禁潸然泪下。常埋怨父母为什么会是农民而不是领工资的国家工作人员?我们家为什么会那么穷?……

现在父母知道别人的孩子读书回来,不是吃鸡鸭,就是吃其他补品,还给他们的子女五元十元的零用钱。于是,父母常常内疚自责,常怨自己无能。我常安慰父母:“我已不怨你们了,而且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而自豪。你们给我的物质财富虽少了一些,但你们给我的精神财富却很多。你们让我多吃苦,让我从小就懂得用自己的努力创造新生活的做人道理。所以,在人生的路上,别人流泪时我流汗,即使到了痛苦至极时,我也没叹息一声。你们给孩子爱的质量是很高的。我会把你们给我的高质量的爱传送给你们的孙子的。没有你们让我吃苦,也就没有今天的我和成绩。”

毫无疑义,父母能给孩子们许多疼爱,也能给孩子积攒下一笔钱或许多物资,为孩子提供一定的生存条件,但却无法代替孩子经受挫折和生活的磨难,因为父母不能陪孩子一生,温室里难以长出参天大树。每个父母虽都爱自己的孩子,但爱的质量却不同。有的爱似清水,润过孩子干渴的喉咙之后就无影无踪了。有的爱则似一滴滴浓浓的鲜血,注入孩子的身心,一生都在孩子的身上流动,给予的是生命的力量。

【老师点评】:

叙述少条理,详略不得当

下一篇: 我爱家乡的冬天 下一篇 【方向键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 观《雷锋》有感 上一篇 【方向键 ( ← )上一篇】